深圳市宝安区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征集2025年宝安区科普展览及系列科普体验活动项目的公告

作者:宏创为高新认定发布时间:2025-10-30 14:19:07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密切协同,助力科技强国建设,为广大公众提供优质多元、触手可及的科普体验,现开展2025年宝安区科普展览及系列科普体验活动项目征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征集时间

2025年10月28日——2025年10月31日

 

  二、项目征集内容、对象和申报要求

项目类别:科普宣传活动。

项目名称:2025年宝安区科普展览及系列科普体验活动项目(项目编号:2025BAKP11)。

征集对象:在深圳市登记备案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其他在行业主管部门登记的独立法人机构。

活动时间:不少于10个自然日。

项目内容和要求:

一是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的主题,结合工作实际拟定活动副主题,在宝安区内组织策划做好2025年宝安区科普展览及系列科普体验活动项目,落实好各环节的实施和保障工作,保证活动宣传氛围。活动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深圳经济特区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深入实施,围绕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解读国家、省、市的科技政策和战略部署,引领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积极支持投身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强省建设。

(二)宣传推广科技创新成果。采用公众易于理解、乐于参与的方式,多方位展示“十四五”时期我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取得的重要科技创新成果,彰显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激发创新自信,引导公众及时认识和使用科技成果,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风尚。

(三)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讲好我市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爱国奋斗的故事,展现科技界优秀典型、生动实践和成就经验。深入挖掘展示科技创新成果背后的科学方法、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启迪青少年的科学梦想,凝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普。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疗健康、食品安全、交通运输、低碳生活、防灾避险、安全生产等公众关注热点,聚焦青少年、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推动科普资源和科普服务下沉基层一线,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二是提供不少于3项科普体验活动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展览等);媒体宣传报道3篇以上,其中市级以上媒体不少于1篇。

经费资助上限:15万元/项。

立项数量:计划立项1项。

项目周期:2025年12月15日前提交验收材料。

项目验收要求:围绕宝安区科普展的主题和内容,针对受众开展不少于75人次的满意度调查,撰写活动举办情况的工作总结(不少于1000字,并附上活动图片和媒体宣传材料)。

 

  三、申报基本条件和要求

(一)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无违法违纪失信行为和不良记录。

(二)具备良好的科普工作基础和组织实施的基本条件,具备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以及项目要求的其他条件。不符合政府购买服务承接主体资格的单位不能申报。

(三)同一申报单位同一年度承担科普(学术交流)项目数量最多2个。同一项目不得以不同名称重复申请,已获得广东省、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项目经费支持的项目不得再次申请。宝安区科学技术协会将对申报的材料进行形式审查,不符合申报要求的不予受理。

(四)项目应由申报单位统筹执行,申报单位需能够独立完成项目内容目标,严禁转包或分包项目中的主体工作内容。如需有关单位参与协作的(联合申报),应当明确牵头申报单位,由第一申报单位牵头项目实施和管理,并在《2025年宝安区科普(学术交流)经费使用项目资助申请书》第二部分中写明项目协作单位相关情况,并明确承办单位和协作单位双方在任务分工、经费使用等方面的责、权、利。

(五)申报主体须具备相应资质和策划组织经验,应当有明确的执行团队,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具体的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流程需提供预算明细,实事求是,按需申请。

(六)申报单位可将承接的同类业务合同作为申报佐证材料纳入《2025年宝安区科普(学术交流)经费使用项目资助申请书》第四部分“项目组织实施条件”,提供的业务合同不超过2个。

(七)申报单位须对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合法性负责,并承诺申报材料真实性(在项目申报书中承诺书签字盖章),宝安区科学技术协会将对申报的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受理。

(八)对于近三年内承接宝安区科学技术协会项目,但验收不合格的单位,不可参与本次宝安区学术交流项目申报。

(九)项目申报单位在执行宝安区科学技术协会科普活动及学术交流项目时,不得侵犯其他人的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各种合法权益。宝安区科普(学术交流)项目一经立项,即视为项目申报单位独家、免费、长期授权宝安区科学技术协会行使该项目的各种合法权益。

 

  四、资料申报受理及立项

(一)申报材料

《2025年宝安区科普(学术交流)经费使用项目资助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一式两份(双面打印,加盖公章、骑缝章);《申请书》可编辑电子版发送至宝安区科学技术协会工作邮箱。

(二)材料受理

受理材料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31日(星期五),以宝安区科学技术协会收文窗口收到纸质文本时间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有申报项目意愿的单位请按申报材料要求将申报材料及时报送至宝安区科学技术协会收文窗口(深圳市宝安区创业一路1号宝安区政府556室),电子件(Word+盖章扫描件PDF,文件命名“单位名称+项目名称”)发送至宝安区科学技术协会工作邮箱。

(三)项目立项

1.宝安区科学技术协会按有关规定立项,立项项目将在宝安区科技创新局网站进行社会公示,公示期为3个自然日。

2.项目承担单位应严格按照《2025年宝安区科普(学术交流)经费使用项目资助申请书》明确的事项实施项目,必须于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启动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项目事项确需变更的,项目单位应当以书面形式上报宝安区科学技术协会,具体、完整地说明调整的原因、工作内容、预算金额和内容等,经宝安区科学技术协会批准后方可实施调整。未履行规范调整程序的变更视为无效。

4.对获得的项目资金须专款专用,对照预算使用资金,不得擅自变更资金用途,不得擅自挤占、截留和挪用,保证资金支出和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五、项目结项材料验收

(一)项目完成后15天内,项目承担单位应向宝安区科学技术协会提交《2025年宝安区科普(学术交流)经费使用资助项目总结表》(在加盖单位公章后,将纸质版一式两份及其他相关材料报送至宝安区科学技术协会)及项目执行过程中各个关键环节的照片(或视频)资料发送至宝安区科学技术协会工作邮箱。

(二)宝安区科学技术协会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验收。

 

  六、监督与处理

(一)为加强科普项目监督管理,明确项目承担单位的经济责任,项目承担单位应自觉接受宝安区科学技术协会及相关部门组织的项目审计及延伸审计,为审计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按时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二)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宝安区科学技术协会将视情节轻重,采取终止拨款、追回部分或全部资助款项等措施,宝安区科学技术协会3年内不受理其资助申请。

1.宣传邪教、封建迷信以及反科学、伪科学活动;

2.未能如实填写《2025年宝安区科普(学术交流)经费资助项目申请书》、项目绩效评估自评表格及其他相关证明文件;

3.故意拖延项目进度或拒不提交项目总结;

4.蓄意阻挠、拖延项目审计及延伸审计工作的开展;

5.截留、挪用、挤占科普经费;

6.项目执行过程中做出违纪违法或其他有损公众利益、科协名誉的行为。

未尽事宜,请致电深圳市宝安区科学技术协会。

特此通知。

  深圳市宝安区科学技术协会

  2025年10月28日

  相关附件:附件1-3.zip下载

[  返回首页  ]

服务热线

18565668281(微信同号)

知识产权代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精特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重点技术攻关、单项冠军,工程技术中心、专精特新

微信服务号

在线客服